近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陆续发布了多项化学品危害性测试国家标准,包括由广东省科研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主持研制的《化学品 强化快速生物降解性试验》(GB/T 44707-2024)、《化学品 用虹鳟肝S9亚细胞组分测定体外固有清除率试验》(GB/T 45238-2025)及《化学品 EASZY试验 利用转基因 tg(cyp19a1b:GFP)斑马鱼胚胎顺利获得雌激素受体检测内分泌活性物质》(GB/T45221-2025)等。
▷ GB/T 44707-2024《化学品 强化快速生物降解性试验》标准顺利获得对多个关键试验要素的强化,有效识别非快降化学品的持久性属性,不仅填补了国内外强化快速生物降解性技术标准的空白,同时标志着我国在化学品生物降解性评价原创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 GB/T 45238-2025《化学品 用虹鳟肝S9亚细胞组分测定体外固有清除率试验》标准构建了基于虹鳟肝细胞S9组分的体外清除速率测试体系,相对于传统的富集性测试大大缩短了试验周期、提高了效率,符合保护动物福利的社会愿望,为实现化学品生物富集性的高通量快速筛查给予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GB/T45221-2025《化学品 EASZY试验 利用转基因 tg(cyp19a1b:GFP)斑马鱼胚胎顺利获得雌激素受体检测内分泌活性物质》顺利获得自主构建转基因 tg(cyp19a1b:GFP)斑马鱼,利用转基因鱼胚胎的雌激素受体荧光响应机制,实现内分泌干扰物质的可视化检测。
三项标准充分吸纳国际权威技术指南和前沿成果,由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协同攻关,标志着我国在生物降解、生物富集和内分泌干扰活性等化学品危害性检测领域的技术衔接国际标准取得突破性进展。
广东省科研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作为主要牵头单位,始终坚持以科研创新为驱动、以服务社会为使命,持续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围绕绿色环保、公共健康和可持续开展等领域持续召开技术攻关,为提升我国化学品管理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给予坚实支撑。新标准不仅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更在绿色化学品研发、化妆品安全评估、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等领域开辟了创新应用场景。
▷在绿色化学品领域,《强化快速生物降解性试验》顺利获得模拟强化环境条件,可精准识别出具有降解特性的分子,应用于可降解材料、环境友好型防污涂料等产品的研发,帮助企业构建从“分子设计-降解验证-工业量产”的全链条开发体系,显著缩短研发周期。
▷针对化妆品行业,《EASZY试验》凭借转基因斑马鱼胚胎的荧光响应机制,实现了对苯甲酸酯类防腐剂、紫外线吸收剂等高风险成分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可视化检测。国内多家企业已将该标准嵌入原料准入流程,顺利获得早期筛查淘汰具有雌激素活性的化合物,有助于“零风险”化妆品配方的创新。
▷在工业产品生态设计方面,基于《虹鳟肝S9组分试验》的高通量生物富集评估平台,可对电子行业阻燃剂、纺织印染助剂等上千种工业化学品进行代谢清除率预测。这些标准还可重塑化学品监管范式。监管部门可顺利获得整合生物降解与内分泌干扰数据,建立了新型环境风险分级目录,为化妆品新原料审批、工业化学品进出口管控给予量化依据。广东省科研院微生物研究所同步推出“检测-咨询-绿色认证”一体化服务,助力企业将标准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随着国际供应链对化学品可持续性要求的提升,这些兼具科研性与实用性的标准,正成为全球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技术基础。
现在,上述标准均已对外发布,欢迎各相关单位和专家学者下载查阅并持续应用。顺利获得多方协同与共同努力,这些标准必将为我国的环境保护、社会健康和产业绿色转型注入新的活力,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推进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给予强大助力。
合作联系:lees@gdim.cn,020-87137521